朝堂辯論
關燈
小
中
大
朝堂辯論
學子們前腳離宮, 四百八十份卷子後腳便被送入宣政殿之中。
鐘離婉特地沐浴更衣,小憩了半個時辰,才穿戴整齊, 精神奕奕地到了宣政殿。
“去看看,老師醒了沒有。”
她吩咐小安子:“若還沒有,也別著急,且讓他睡飽了再來。”
足足四百八十份卷子,她與湯法,是要全部批閱的。
她已做好了挑燈夜戰的準備。事先還特意吩咐湯法, 務必要吃飽喝足,睡夠了再來。免得到時候改起卷子來, 忘了吃喝, 累壞了身子。
小安子還未出發, 便有小內侍來報:“陛下, 左相大人來了。”
“快宣。”
不過片刻,湯法便跟了進來,行禮的時候, 鐘離婉仔細端詳他神色, 發覺他精神確實充足, 才點頭請他入座。“老師來得正好,咱們開始吧。”
湯法點頭,看著那堆積如山般的卷宗,有些明白鐘離婉為何要如臨大敵了。
他不再多說,走到一旁為他安放的書案上, 拿起一份試卷, 打開看了起來。
第一關考試,是想知道這些讀書人近年來有否關註國家大事, 有否在意民生社稷。
畢竟她要錄用的是為百姓,為朝廷辦實事的官員,可不是作文章的大儒。
只會死讀書的人,應當在這一關就被篩掉。
第二關試題是周文所提,皆是這些年來各地受理的真實案宗,最後兩題甚至是證據確鑿,但因人情世故,難以按常理作出判決的疑難懸案。
能答出這些試題的人,絕不能是會讀死書,心胸狹隘,做事死板的草包。
反而懂得隨機應變,熟知人情世故。
而這兩樣,恰恰是是能夠被派往北梁任職者,必須要具備的條件。
這一關對義學先生們也很友好。
因為絕大多數的案件都曾出現在義學堂外的官報之上。
只要是真正心懷天下,將她每月所出官報放在心上的人,第二關都將過得易如反掌。
這算是鐘離婉給他們的又一報酬。
不過第三關,卻是要看他們的真本事了。
如何安置北梁百姓,這些日子以來,她與湯法其實心中早已了定策。
只等周文北巡回來,切實掌握了那邊的動向和情況以後,再做出最終的決定。
但鐘離婉依舊期盼此次科舉,能夠出現讓她眼前一亮的提議。
畢竟,集思廣益,事必有成。
時間悄然流逝,諾大的宣政殿中,安靜得僅剩下紙張翻頁的聲音。
除了小安子、小龐子小心伺候著,其餘宮人都被遣散了出去。
他們留下也只是為了給鐘離婉和湯法研墨,遞上新試卷,並將他們看完批完的卷自,分開放好。
言之無物,或所提意見過與天馬行空,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放在左側,這些是註定要被淘汰者。
不過若到最後,哪裏還缺了書錄,缺個能識字算賬的副使,便從這一批中挑選。
有可取之處,但所提之策論都是他們與周文事先商討過的,中規中矩,卻無驚艷之處的,就得等周文回轉,帶回北梁那邊具體情況後,才好做出決定的答案,便放在中間,算作待定。
右側的位置,不論是鐘離婉還是湯法,都已看過了近百張卷子,仍未有一張出現。
那是專程留給他們心目中驚才艷絕之輩的。
大概看了五十多份,鐘離婉有些疲憊地停下,按了按太陽穴。
小安子察言觀色:“陛下,時辰差不多了,不若先傳晚膳,等用過以後,小憩片刻,再繼續看吧。”
“也好。”
看著那一摞,足足三十來張都被她放到左邊的卷子,再看看中間寥寥十來張,她在心中嘆息一聲。
帶著一絲期望看了眼湯法面前,發現也是如她一般的場景之後,她只覺得頭都隱隱作痛了起來,一絲挫敗感油然而生。
或許是她對此次科舉期望過高了,也或許是她這次對世家放的權柄太大了。
哪怕前頭設下了兩關,她又嚴格把控試題,從親自出題,到一路上由府兵親自護送,堅決不允許出現試題洩露的情況。
世家依舊有辦法給她送來大半數,只會高談闊論,毫無半點實在用處的人!
可她鐘離婉從來都不是容易氣餒,怨天尤人之輩。
深深吸了口氣,平覆了心情之後,她放下卷子,行至側殿用膳。
湯法見狀,看完了手中這張,嘆息著用朱筆評了個丙字之後,將其放在左邊那堆,也跟著去用了膳。
食不言。
師徒倆直到用完膳,漱了口,手裏捧著溫茶,湯法才開口勸慰:“陛下不必著急,足足四百八十份的卷子,咱們這才看了不到五分之一。興許大才,就在後頭呢。”
“借老師吉言罷。”鐘離婉無奈地說:“再看二十份,今日便到此為止,咱們明日繼續批改。”
若後來的都是與方才那批一樣的水準,她何必拉著老師一起挑燈夜戰?
不若回了寢殿,召司樂坊的樂人來,為自己彈奏幾曲,靜靜心,解解乏。
眼下已是八月,鐘離婉是永康三十一年七月初七登的基,至今足有七年。
與世家所訂的七年孝期也滿了。
宮中司樂坊終於重啟,她這皇帝,從此除了逗貓攆狗,看宮人們逗嘴打鬧,總算是多了能召樂人彈琴唱曲,賞舞聽戲的樂趣。
炎炎夏日,大好月色,何必浪費在一群庸才身上。
鐘離婉帶了一絲氣性,忿忿地想。
湯法不知她心中盤算如何,卻聽得出她的不耐煩,有些無奈。
陛下生性謹慎,穩重,但時而也會鬧些無傷大雅的孩子脾氣。
不過也就是在他面前。
湯法也習慣性地順著她了,便點點頭:“也好。”
反正那些答案,一目便能了然,並不值得他逐字去讀。
二人打定主意之後,才回到正殿,回到了各自的座位。
殿中燈火通明,鐘離婉一臉木然地批閱著一份又一份的卷子,右手所執的朱筆,不時寫下的丙、丁二字。
字跡逐漸潦草。
直到另外一張卷子落入手中。
鐘離婉的目光漸漸恢覆了神采。
她不自覺地坐正,將手中試卷平整地鋪到書案之上,右手朱筆也擱到一旁。
全神貫註地看著卷上文字。
一旁的小安子見狀,對著鐘離婉眨巴了一會兒眼睛,面露一絲驚喜之色。
看了一下午又一晚上的卷子,陛下終於等到了她想要的答案了嗎?
確實如此。
鐘離婉看完一遍還不夠,繼續仔仔細細地看了第二遍,坐在原地凝眉細想了許久,才扭頭去揭開學子姓名的紙條。
“孔揚?”
……
三天後的大朝會上,第一屆科舉成績被宣讀。
孔揚一襲七品青色官袍,一臉鎮定地跟在內侍身後,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中,與另外九名同被錄用的新秀,緩緩踏入太和殿。
十人依次站定,孔揚作為頭名,依照專人所教導的,帶頭行禮叩拜:
“臣,孔揚,叩見吾皇,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”
其餘九人隨後行禮: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”
鐘離婉微笑著命他們起身。
“孔卿看著可真年輕。”她的目光落在君子如玉般的孔揚身上,不由得說道:“當真是英雄出少年。”
“陛下謬讚。”孔揚回答:“說來慚愧,微臣比陛下還要大上三歲,若非陛下開恩,辦科舉,孔揚眼下還是一窮酸儒士。陛下這句英雄出少年,該送給自己才是。”
此話一出,朝中不少人看向這位年輕狀元郎的目光都頗為覆雜。
鐘離婉卻被逗笑了。
這孔揚,不但才思敏捷,性子還挺特別。
初來乍到天子堂,毫不怯場不說。當著這諸多老牌朝臣的面,就敢明晃晃地向她這個皇帝表忠心。
有膽色。
“你們十人,是朕與左相自天下文人中,千挑萬選出來的佼佼者。學識能耐都是一等一的。”她語調輕緩,毫不吝嗇給予這幫年輕有為的新臣以讚譽。“初入官場便是正七品,起點之高,前所未有。但朕不想將來聽到有人說,朕識人不明,不會用人。因此,就在這朝堂上,你們將自個兒所做的文章,所寫國策,當著諸位官場前輩的面,說一遍罷。”
不等諸人反應過來,鐘離婉已對孔揚道:“就由孔卿開始。”
孔揚安然接受,作揖道:“微臣謹遵聖命。”
小龐子送上那十張鐘離婉最為看重的卷子,孔揚恭敬接過,卻不打開,待其他人都將卷子拿到手中,他便朗聲開口:“陛下問,當如何兵不血刃拿下北梁所有國土?孔揚答,陛下只管按當下步驟去做就是。以聯姻,娶北梁國君,使其國土,如嫁妝一般,堂而皇之入我大越即可。婚事既成,那北梁名下每一寸土地,便是我大越板上釘釘的疆土。此事雖無前例又如何,歲歲年年總有新始,若一切事都要循前人前例,一絲一毫都不可偏離,更不能逾越,那活得還有何滋味?”
他甚至不曾打開卷宗,便將自己所寫答案一一道來。
口齒清晰,目光堅定,語調清朗。
神態自信從容,又意氣風發。
鐘離婉斜斜倚著龍椅,望著下頭仿佛發著光一樣的青年,眼中滿滿的欣賞與興味。
此人,可堪造就,更該重用。
“依微臣來看,只要陛下與北梁皇帝婚事不出差池,北梁自然是我大越疆土,這點毋庸置疑!故而,微臣鬥膽,認為陛下此題重中之重,在如何安置北梁百姓,使其心甘情願自稱為越民。又該如何能確保北梁並入我大越之後,曾經那群令諸國聞風喪膽的大梁鐵騎,從此銷聲匿跡。”
孔揚一邊說著話,一邊大膽擡眼,直勾勾地望向龍椅上的鐘離婉:“即使再現於世,也當是我大越鐵騎。”
鐘離婉定定地看著他,緩緩勾起嘴角,輕道:“愛卿所言極是。那在你看來,該如何做呢?”
“馴化。”孔揚不假思索道:“做到八字便足夠:分而化之,以和待之。”
“何為分而化之?北梁疆土遼闊,但因土地貧瘠,太過寒冷,孩子很難立住,人口不過我大越四分之一。咱們大可將其一半人遷至大越,讓他們散入各處村落居住。一村只留三戶。若能一村一戶,就更好了。總之,要讓他們從此與故國故人徹底斷絕往來。”
“其次,以和待之。朝廷給他們按每戶人家數量,增其土地,房屋。讓梁人孩童,與我大越孩童一般,入義學開蒙,得慈幼月銀。如此十年八載後,保管他們再也憶不起故國。那些孩子,在我朝教化之下,也將自稱越民。”
鐘離婉沒有立即下定論,而是擡眼環視朝堂:“諸卿以為如何?不妨暢所欲言。”
有她這話,一人毫不猶豫地出列:“只遷來一半梁人,那另外一半該如何處置?”
孔揚不疾不徐地回答:“梁人只剩一半之數,我等為官,不就是為了趕赴北梁做他們的父母官?上任之後,當效法陛下這些年來在大越推行的政令。義學要辦,慈幼月銀要給,勸商令亦然。北梁土地雖然貧瘠,卻有肥沃草原。梁人善養馬,馴馬,是眾所周知的。往年我大越軍隊缺馬,都要花重金,托金人送來上好馬種。其實誰人不知,這些馬都是他們從梁人那偷來的。無本的買賣卻能狠宰我們一刀,皆因我們自己不會養。但以後,只要能掌握北梁草原,咱們要多少戰馬,便有多少。”
“除此之外,北梁多礦,鐵礦、金礦,取之不竭。采礦、養馬,都得做慣了的梁人自己來。”
“一樣都是梁人。”裴顯冷淡開口:“一半能得我大越照拂,過安樂日子。另外一半卻要為奴為仆?梁人能肯?謝南岳能肯?”
孔揚回身一笑,絲毫不懼:“他們自然不肯。既然要他們心甘情願稱做越人,那就不能厚此薄彼。對那一半遷入我大越居住的梁民如何仁厚,對留下來的更要寬容。孔揚以為,既然他梁人來了一半到我大越,那我越人為何不能遷往北梁,與他們同住呢?”
“北梁天寒地凍,物資匱乏,梁人能到我大越居住,得陛下這般仁君照拂,是他們的大福氣。”同為前十的一名少年郎走了出來,頗為不滿地看著孔揚道:“可我大越百姓乍然搬去北境居住,從衣食無憂到挨餓受凍,豈非可憐?此次分明是北梁有求於我大越,低聲下氣的也是他們,為何最終要受苦的,卻是我大越百姓?如此舍本逐末,胳膊肘往外拐,孔揚,你居心何在?”
此人姓裴名啟,弱冠之年,文采風流,前十裏頭排名第七。
是這裴家傾力栽培的嫡系,也是裴顯的親子。
鐘離婉興味盎然地看著下頭鬧劇,沒有半點要出手相助的意思。
孔揚也沒想求助於誰。
他鎮靜自若地看著裴啟道:“裴公子不要著急,在下還沒有說完呢。”
溫溫和和的一句話打散了裴啟的氣勢,也讓殿中氣氛歸於平靜。
孔揚笑著說:“誰說要送我大越平民百姓去?”
不等諸人追問,他繼續說道:“陛下既能大赦天下,使曾經因株連罪而被發配邊疆,不予錄用的世家子參與科舉,予其重回朝堂的機會。為何不讓聖恩徹底澤被天下?”
他的目光重新落在高坐與龍椅之上的鐘離婉身上,撩起長袍,雙膝跪地,一臉誠懇道:
“啟稟陛下,您可知歷朝歷代,受株連罪牽連者,足有百萬眾?他們因先祖之罪,沒入賤籍後,所生後代,皆為奴仆。再如何才華橫溢,心存高遠志向,也無計可施。”
“陛下既有鯤鵬之志,也有能納天下萬物的王者之心,何不讓聖恩徹底澤被後世?若您開恩,許自願遷往梁地的賤籍之人重歸良民。眼下之局瞬間可破,北梁必為陛下囊中之物。陛下您的萬世仁名,亦唾手可得!”
鐘離婉廣袖下的玉指輕快地敲著龍椅,並不著急開口。因為她知道,必然還有些老生常談在前頭等著——
“讓賤籍之人重歸良籍?荒謬!”
“史無前例!”
“被沒入世奴者,都是犯下謀逆,叛國這等重罪的家族嫡系旁枝。若輕易赦免了,往後有逆賊國賊犯上作亂,豈不更加肆無忌憚!”
……
不出所料,不少老臣反應激烈,堅決反對。
即使受千夫所指,遭眾多老臣質疑,孔揚卻絲毫不受影響,甚至面帶微笑,平靜地回答諸人:“適才剛說,天下萬事,哪有前人不做,後人便不為的道理?恰恰相反,世上已有之事,哪樣不是後來者開創?造紙術出來以前,有甲骨文,有竹簡;人懂得生火做飯以前,吃生肉,飲生水,人不會織布縫衣之前,更是只能以樹葉獸皮蔽身,與畜牲無異;若處處都要尋前人先例才做,諸位不如棄了紙筆,重拾刻刀竹簡烏龜殼;脫掉身上層層疊疊的官袍,做回古人去罷!”
鐘離婉再也忍不住,以袖掩口,笑出了聲。
她看得不錯,這孔揚當真也是妙人。
看著溫潤如玉,說話時也是笑容滿面的,可這言語卻一針見血,刻薄到了極點。
既說人不會織布縫衣以前,與畜牲無異,後又說讓人去做回古人,不就是拐著彎讓他們做畜牲去?
有她帶頭,下方不少覺得孔揚說話有趣在理的人索性也不憋著了,放聲大笑了起來。
姜響就是其中一個。
老臣們本就被孔揚駁得啞口無言,眼見著女帝與其他同僚都為此發笑,一個個只覺得老臉都丟盡了,以袖捂臉,灰溜溜地跑進隊列,溜到不起眼的角落裏去。
卻也有個別不肯死心地,怒視著孔揚,嘴硬地問:“休要顧左右而言他,老夫所問的是,一旦赦免了這些人,那往後逆賊國賊作亂時豈非更加肆無忌憚!”
孔揚好整以暇地回答:“如何肆無忌憚?在下請陛下赦免之人,皆是數代為奴為仆者,害他們受株連的那些逆黨先輩,入土都不知多少年了。在下又不是請陛下修改律例,減免犯過者應受之刑罰。只不過眼下我大越一等要事,便是安置北梁百姓,接手北梁疆土。若能將這些人以我大越平民的身份,送去北梁,與梁人同住,用我大越禮數教化那些梁人,便是讓他們將功折罪。此事若能成,他們當為我大越之功臣。借此機會脫籍入良,有何不可?”
他說得有理有據,眾人都敗下陣來,不再吭聲。
鐘離婉見他憑一己之力便能說贏朝臣,心中對這人是更加滿意。
“孔卿提議十分出彩,朕會命人修書給遠在北梁的右相,待其看後,再行定奪。”鐘離婉終於現身控場,缺不著急表態。“大家也知道右相為了此事,不辭辛苦遠赴北梁親身勘察,想來收獲頗豐。朕想等他回信之後,再議此事。”
“遵旨。”
眾人乖覺道。
有人暗自撇嘴,心道女帝對這位右相的偏愛都不加掩飾了。
即使人家遠在千裏之外,她寧可快馬加鞭送去今日朝堂上的消息,等待回信,如此一來而去地花費至少十天功夫,也不肯當下就做出決定,一勞永逸。
鐘離婉又吩咐排在孔揚之後的人各抒己見。
不過大家都看得出來,女帝看似對這前十名,一視同仁,實則最欣賞的,仍是方才大出風頭的孔揚。
這個出身名門卻以不拘形跡著稱的怪胎。
望江孔家單論名望,可排入當代世家前十。
不過家底並不豐厚,聽說他們家中不論男女,不論身份地位如何,身畔從來只跟一名書童丫鬟,主要還是為了盯住孔家子孫讀書用的。
其餘的衣食住行,能不假手於人的,絕不能假手於人。
可這樣的孔家卻深受讀書人的愛戴。
原因就在,孔家每兩百年便要出一名驚才絕艷之輩。
不單在讀書上天賦過人,文武雙全,還智多近妖,有經天緯地之才。
這歷代的孔家天驕,無一不是位極人臣之輩。
這一代單傳孔揚,便是在這般萬眾矚目下出生,長大的。
一開始,他的確不曾讓人失望。
兩歲能言時便將照顧他的乳娘給說哭了。
三歲啟蒙,五歲已能獨自讀史,六歲能聽孔家家主講經論道,七歲能寫策論,八歲出口成章。
當時的永康帝都被驚動,以為上天給他送來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治國大才,匆忙召見,卻大失所望。
無他,這孔揚九歲的年紀,便迷上了女色。對其嫡親長姐身邊的丫鬟屢屢出言撩撥,還被永康帝親眼撞見,他要去吃人家姑娘嘴上的口脂。
言行無狀,狂妄輕佻。
永康帝回來後,笑瞇瞇地說,治國大才他沒見到,萬花叢中流連忘返的風流浪子倒是見著了一個。
只這一句,孔家千百年來的清名便被毀於一旦,從此淪為笑柄。
他們在金陵再無地自容,只能舉家遷回故裏。
曾經顯赫一時的少年天驕,從此杳無音訊,沒於世俗。
只聽一些閑話玩笑說,長大後的孔揚更加放浪形骸,流連煙花之地,紙醉金迷。
若不是念在他父親一生清白,只有他這一個兒子,孔家早已開祠堂,將其除名了。
卻沒想到這個被所有人當成笑話的小子,多年來竟是在蟄伏,還有這一飛沖天之時。
眾人面色各異,若有所思。
董晉卻摸著美須,感慨萬千。
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才明明就生在大越。
孔揚也好,周文也好,先帝爺在位時,他們就已長成,卻個個不顯。
一直到今天才慢慢展露頭角。
莫非天命,真在當今女帝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學子們前腳離宮, 四百八十份卷子後腳便被送入宣政殿之中。
鐘離婉特地沐浴更衣,小憩了半個時辰,才穿戴整齊, 精神奕奕地到了宣政殿。
“去看看,老師醒了沒有。”
她吩咐小安子:“若還沒有,也別著急,且讓他睡飽了再來。”
足足四百八十份卷子,她與湯法,是要全部批閱的。
她已做好了挑燈夜戰的準備。事先還特意吩咐湯法, 務必要吃飽喝足,睡夠了再來。免得到時候改起卷子來, 忘了吃喝, 累壞了身子。
小安子還未出發, 便有小內侍來報:“陛下, 左相大人來了。”
“快宣。”
不過片刻,湯法便跟了進來,行禮的時候, 鐘離婉仔細端詳他神色, 發覺他精神確實充足, 才點頭請他入座。“老師來得正好,咱們開始吧。”
湯法點頭,看著那堆積如山般的卷宗,有些明白鐘離婉為何要如臨大敵了。
他不再多說,走到一旁為他安放的書案上, 拿起一份試卷, 打開看了起來。
第一關考試,是想知道這些讀書人近年來有否關註國家大事, 有否在意民生社稷。
畢竟她要錄用的是為百姓,為朝廷辦實事的官員,可不是作文章的大儒。
只會死讀書的人,應當在這一關就被篩掉。
第二關試題是周文所提,皆是這些年來各地受理的真實案宗,最後兩題甚至是證據確鑿,但因人情世故,難以按常理作出判決的疑難懸案。
能答出這些試題的人,絕不能是會讀死書,心胸狹隘,做事死板的草包。
反而懂得隨機應變,熟知人情世故。
而這兩樣,恰恰是是能夠被派往北梁任職者,必須要具備的條件。
這一關對義學先生們也很友好。
因為絕大多數的案件都曾出現在義學堂外的官報之上。
只要是真正心懷天下,將她每月所出官報放在心上的人,第二關都將過得易如反掌。
這算是鐘離婉給他們的又一報酬。
不過第三關,卻是要看他們的真本事了。
如何安置北梁百姓,這些日子以來,她與湯法其實心中早已了定策。
只等周文北巡回來,切實掌握了那邊的動向和情況以後,再做出最終的決定。
但鐘離婉依舊期盼此次科舉,能夠出現讓她眼前一亮的提議。
畢竟,集思廣益,事必有成。
時間悄然流逝,諾大的宣政殿中,安靜得僅剩下紙張翻頁的聲音。
除了小安子、小龐子小心伺候著,其餘宮人都被遣散了出去。
他們留下也只是為了給鐘離婉和湯法研墨,遞上新試卷,並將他們看完批完的卷自,分開放好。
言之無物,或所提意見過與天馬行空,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放在左側,這些是註定要被淘汰者。
不過若到最後,哪裏還缺了書錄,缺個能識字算賬的副使,便從這一批中挑選。
有可取之處,但所提之策論都是他們與周文事先商討過的,中規中矩,卻無驚艷之處的,就得等周文回轉,帶回北梁那邊具體情況後,才好做出決定的答案,便放在中間,算作待定。
右側的位置,不論是鐘離婉還是湯法,都已看過了近百張卷子,仍未有一張出現。
那是專程留給他們心目中驚才艷絕之輩的。
大概看了五十多份,鐘離婉有些疲憊地停下,按了按太陽穴。
小安子察言觀色:“陛下,時辰差不多了,不若先傳晚膳,等用過以後,小憩片刻,再繼續看吧。”
“也好。”
看著那一摞,足足三十來張都被她放到左邊的卷子,再看看中間寥寥十來張,她在心中嘆息一聲。
帶著一絲期望看了眼湯法面前,發現也是如她一般的場景之後,她只覺得頭都隱隱作痛了起來,一絲挫敗感油然而生。
或許是她對此次科舉期望過高了,也或許是她這次對世家放的權柄太大了。
哪怕前頭設下了兩關,她又嚴格把控試題,從親自出題,到一路上由府兵親自護送,堅決不允許出現試題洩露的情況。
世家依舊有辦法給她送來大半數,只會高談闊論,毫無半點實在用處的人!
可她鐘離婉從來都不是容易氣餒,怨天尤人之輩。
深深吸了口氣,平覆了心情之後,她放下卷子,行至側殿用膳。
湯法見狀,看完了手中這張,嘆息著用朱筆評了個丙字之後,將其放在左邊那堆,也跟著去用了膳。
食不言。
師徒倆直到用完膳,漱了口,手裏捧著溫茶,湯法才開口勸慰:“陛下不必著急,足足四百八十份的卷子,咱們這才看了不到五分之一。興許大才,就在後頭呢。”
“借老師吉言罷。”鐘離婉無奈地說:“再看二十份,今日便到此為止,咱們明日繼續批改。”
若後來的都是與方才那批一樣的水準,她何必拉著老師一起挑燈夜戰?
不若回了寢殿,召司樂坊的樂人來,為自己彈奏幾曲,靜靜心,解解乏。
眼下已是八月,鐘離婉是永康三十一年七月初七登的基,至今足有七年。
與世家所訂的七年孝期也滿了。
宮中司樂坊終於重啟,她這皇帝,從此除了逗貓攆狗,看宮人們逗嘴打鬧,總算是多了能召樂人彈琴唱曲,賞舞聽戲的樂趣。
炎炎夏日,大好月色,何必浪費在一群庸才身上。
鐘離婉帶了一絲氣性,忿忿地想。
湯法不知她心中盤算如何,卻聽得出她的不耐煩,有些無奈。
陛下生性謹慎,穩重,但時而也會鬧些無傷大雅的孩子脾氣。
不過也就是在他面前。
湯法也習慣性地順著她了,便點點頭:“也好。”
反正那些答案,一目便能了然,並不值得他逐字去讀。
二人打定主意之後,才回到正殿,回到了各自的座位。
殿中燈火通明,鐘離婉一臉木然地批閱著一份又一份的卷子,右手所執的朱筆,不時寫下的丙、丁二字。
字跡逐漸潦草。
直到另外一張卷子落入手中。
鐘離婉的目光漸漸恢覆了神采。
她不自覺地坐正,將手中試卷平整地鋪到書案之上,右手朱筆也擱到一旁。
全神貫註地看著卷上文字。
一旁的小安子見狀,對著鐘離婉眨巴了一會兒眼睛,面露一絲驚喜之色。
看了一下午又一晚上的卷子,陛下終於等到了她想要的答案了嗎?
確實如此。
鐘離婉看完一遍還不夠,繼續仔仔細細地看了第二遍,坐在原地凝眉細想了許久,才扭頭去揭開學子姓名的紙條。
“孔揚?”
……
三天後的大朝會上,第一屆科舉成績被宣讀。
孔揚一襲七品青色官袍,一臉鎮定地跟在內侍身後,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中,與另外九名同被錄用的新秀,緩緩踏入太和殿。
十人依次站定,孔揚作為頭名,依照專人所教導的,帶頭行禮叩拜:
“臣,孔揚,叩見吾皇,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”
其餘九人隨後行禮: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”
鐘離婉微笑著命他們起身。
“孔卿看著可真年輕。”她的目光落在君子如玉般的孔揚身上,不由得說道:“當真是英雄出少年。”
“陛下謬讚。”孔揚回答:“說來慚愧,微臣比陛下還要大上三歲,若非陛下開恩,辦科舉,孔揚眼下還是一窮酸儒士。陛下這句英雄出少年,該送給自己才是。”
此話一出,朝中不少人看向這位年輕狀元郎的目光都頗為覆雜。
鐘離婉卻被逗笑了。
這孔揚,不但才思敏捷,性子還挺特別。
初來乍到天子堂,毫不怯場不說。當著這諸多老牌朝臣的面,就敢明晃晃地向她這個皇帝表忠心。
有膽色。
“你們十人,是朕與左相自天下文人中,千挑萬選出來的佼佼者。學識能耐都是一等一的。”她語調輕緩,毫不吝嗇給予這幫年輕有為的新臣以讚譽。“初入官場便是正七品,起點之高,前所未有。但朕不想將來聽到有人說,朕識人不明,不會用人。因此,就在這朝堂上,你們將自個兒所做的文章,所寫國策,當著諸位官場前輩的面,說一遍罷。”
不等諸人反應過來,鐘離婉已對孔揚道:“就由孔卿開始。”
孔揚安然接受,作揖道:“微臣謹遵聖命。”
小龐子送上那十張鐘離婉最為看重的卷子,孔揚恭敬接過,卻不打開,待其他人都將卷子拿到手中,他便朗聲開口:“陛下問,當如何兵不血刃拿下北梁所有國土?孔揚答,陛下只管按當下步驟去做就是。以聯姻,娶北梁國君,使其國土,如嫁妝一般,堂而皇之入我大越即可。婚事既成,那北梁名下每一寸土地,便是我大越板上釘釘的疆土。此事雖無前例又如何,歲歲年年總有新始,若一切事都要循前人前例,一絲一毫都不可偏離,更不能逾越,那活得還有何滋味?”
他甚至不曾打開卷宗,便將自己所寫答案一一道來。
口齒清晰,目光堅定,語調清朗。
神態自信從容,又意氣風發。
鐘離婉斜斜倚著龍椅,望著下頭仿佛發著光一樣的青年,眼中滿滿的欣賞與興味。
此人,可堪造就,更該重用。
“依微臣來看,只要陛下與北梁皇帝婚事不出差池,北梁自然是我大越疆土,這點毋庸置疑!故而,微臣鬥膽,認為陛下此題重中之重,在如何安置北梁百姓,使其心甘情願自稱為越民。又該如何能確保北梁並入我大越之後,曾經那群令諸國聞風喪膽的大梁鐵騎,從此銷聲匿跡。”
孔揚一邊說著話,一邊大膽擡眼,直勾勾地望向龍椅上的鐘離婉:“即使再現於世,也當是我大越鐵騎。”
鐘離婉定定地看著他,緩緩勾起嘴角,輕道:“愛卿所言極是。那在你看來,該如何做呢?”
“馴化。”孔揚不假思索道:“做到八字便足夠:分而化之,以和待之。”
“何為分而化之?北梁疆土遼闊,但因土地貧瘠,太過寒冷,孩子很難立住,人口不過我大越四分之一。咱們大可將其一半人遷至大越,讓他們散入各處村落居住。一村只留三戶。若能一村一戶,就更好了。總之,要讓他們從此與故國故人徹底斷絕往來。”
“其次,以和待之。朝廷給他們按每戶人家數量,增其土地,房屋。讓梁人孩童,與我大越孩童一般,入義學開蒙,得慈幼月銀。如此十年八載後,保管他們再也憶不起故國。那些孩子,在我朝教化之下,也將自稱越民。”
鐘離婉沒有立即下定論,而是擡眼環視朝堂:“諸卿以為如何?不妨暢所欲言。”
有她這話,一人毫不猶豫地出列:“只遷來一半梁人,那另外一半該如何處置?”
孔揚不疾不徐地回答:“梁人只剩一半之數,我等為官,不就是為了趕赴北梁做他們的父母官?上任之後,當效法陛下這些年來在大越推行的政令。義學要辦,慈幼月銀要給,勸商令亦然。北梁土地雖然貧瘠,卻有肥沃草原。梁人善養馬,馴馬,是眾所周知的。往年我大越軍隊缺馬,都要花重金,托金人送來上好馬種。其實誰人不知,這些馬都是他們從梁人那偷來的。無本的買賣卻能狠宰我們一刀,皆因我們自己不會養。但以後,只要能掌握北梁草原,咱們要多少戰馬,便有多少。”
“除此之外,北梁多礦,鐵礦、金礦,取之不竭。采礦、養馬,都得做慣了的梁人自己來。”
“一樣都是梁人。”裴顯冷淡開口:“一半能得我大越照拂,過安樂日子。另外一半卻要為奴為仆?梁人能肯?謝南岳能肯?”
孔揚回身一笑,絲毫不懼:“他們自然不肯。既然要他們心甘情願稱做越人,那就不能厚此薄彼。對那一半遷入我大越居住的梁民如何仁厚,對留下來的更要寬容。孔揚以為,既然他梁人來了一半到我大越,那我越人為何不能遷往北梁,與他們同住呢?”
“北梁天寒地凍,物資匱乏,梁人能到我大越居住,得陛下這般仁君照拂,是他們的大福氣。”同為前十的一名少年郎走了出來,頗為不滿地看著孔揚道:“可我大越百姓乍然搬去北境居住,從衣食無憂到挨餓受凍,豈非可憐?此次分明是北梁有求於我大越,低聲下氣的也是他們,為何最終要受苦的,卻是我大越百姓?如此舍本逐末,胳膊肘往外拐,孔揚,你居心何在?”
此人姓裴名啟,弱冠之年,文采風流,前十裏頭排名第七。
是這裴家傾力栽培的嫡系,也是裴顯的親子。
鐘離婉興味盎然地看著下頭鬧劇,沒有半點要出手相助的意思。
孔揚也沒想求助於誰。
他鎮靜自若地看著裴啟道:“裴公子不要著急,在下還沒有說完呢。”
溫溫和和的一句話打散了裴啟的氣勢,也讓殿中氣氛歸於平靜。
孔揚笑著說:“誰說要送我大越平民百姓去?”
不等諸人追問,他繼續說道:“陛下既能大赦天下,使曾經因株連罪而被發配邊疆,不予錄用的世家子參與科舉,予其重回朝堂的機會。為何不讓聖恩徹底澤被天下?”
他的目光重新落在高坐與龍椅之上的鐘離婉身上,撩起長袍,雙膝跪地,一臉誠懇道:
“啟稟陛下,您可知歷朝歷代,受株連罪牽連者,足有百萬眾?他們因先祖之罪,沒入賤籍後,所生後代,皆為奴仆。再如何才華橫溢,心存高遠志向,也無計可施。”
“陛下既有鯤鵬之志,也有能納天下萬物的王者之心,何不讓聖恩徹底澤被後世?若您開恩,許自願遷往梁地的賤籍之人重歸良民。眼下之局瞬間可破,北梁必為陛下囊中之物。陛下您的萬世仁名,亦唾手可得!”
鐘離婉廣袖下的玉指輕快地敲著龍椅,並不著急開口。因為她知道,必然還有些老生常談在前頭等著——
“讓賤籍之人重歸良籍?荒謬!”
“史無前例!”
“被沒入世奴者,都是犯下謀逆,叛國這等重罪的家族嫡系旁枝。若輕易赦免了,往後有逆賊國賊犯上作亂,豈不更加肆無忌憚!”
……
不出所料,不少老臣反應激烈,堅決反對。
即使受千夫所指,遭眾多老臣質疑,孔揚卻絲毫不受影響,甚至面帶微笑,平靜地回答諸人:“適才剛說,天下萬事,哪有前人不做,後人便不為的道理?恰恰相反,世上已有之事,哪樣不是後來者開創?造紙術出來以前,有甲骨文,有竹簡;人懂得生火做飯以前,吃生肉,飲生水,人不會織布縫衣之前,更是只能以樹葉獸皮蔽身,與畜牲無異;若處處都要尋前人先例才做,諸位不如棄了紙筆,重拾刻刀竹簡烏龜殼;脫掉身上層層疊疊的官袍,做回古人去罷!”
鐘離婉再也忍不住,以袖掩口,笑出了聲。
她看得不錯,這孔揚當真也是妙人。
看著溫潤如玉,說話時也是笑容滿面的,可這言語卻一針見血,刻薄到了極點。
既說人不會織布縫衣以前,與畜牲無異,後又說讓人去做回古人,不就是拐著彎讓他們做畜牲去?
有她帶頭,下方不少覺得孔揚說話有趣在理的人索性也不憋著了,放聲大笑了起來。
姜響就是其中一個。
老臣們本就被孔揚駁得啞口無言,眼見著女帝與其他同僚都為此發笑,一個個只覺得老臉都丟盡了,以袖捂臉,灰溜溜地跑進隊列,溜到不起眼的角落裏去。
卻也有個別不肯死心地,怒視著孔揚,嘴硬地問:“休要顧左右而言他,老夫所問的是,一旦赦免了這些人,那往後逆賊國賊作亂時豈非更加肆無忌憚!”
孔揚好整以暇地回答:“如何肆無忌憚?在下請陛下赦免之人,皆是數代為奴為仆者,害他們受株連的那些逆黨先輩,入土都不知多少年了。在下又不是請陛下修改律例,減免犯過者應受之刑罰。只不過眼下我大越一等要事,便是安置北梁百姓,接手北梁疆土。若能將這些人以我大越平民的身份,送去北梁,與梁人同住,用我大越禮數教化那些梁人,便是讓他們將功折罪。此事若能成,他們當為我大越之功臣。借此機會脫籍入良,有何不可?”
他說得有理有據,眾人都敗下陣來,不再吭聲。
鐘離婉見他憑一己之力便能說贏朝臣,心中對這人是更加滿意。
“孔卿提議十分出彩,朕會命人修書給遠在北梁的右相,待其看後,再行定奪。”鐘離婉終於現身控場,缺不著急表態。“大家也知道右相為了此事,不辭辛苦遠赴北梁親身勘察,想來收獲頗豐。朕想等他回信之後,再議此事。”
“遵旨。”
眾人乖覺道。
有人暗自撇嘴,心道女帝對這位右相的偏愛都不加掩飾了。
即使人家遠在千裏之外,她寧可快馬加鞭送去今日朝堂上的消息,等待回信,如此一來而去地花費至少十天功夫,也不肯當下就做出決定,一勞永逸。
鐘離婉又吩咐排在孔揚之後的人各抒己見。
不過大家都看得出來,女帝看似對這前十名,一視同仁,實則最欣賞的,仍是方才大出風頭的孔揚。
這個出身名門卻以不拘形跡著稱的怪胎。
望江孔家單論名望,可排入當代世家前十。
不過家底並不豐厚,聽說他們家中不論男女,不論身份地位如何,身畔從來只跟一名書童丫鬟,主要還是為了盯住孔家子孫讀書用的。
其餘的衣食住行,能不假手於人的,絕不能假手於人。
可這樣的孔家卻深受讀書人的愛戴。
原因就在,孔家每兩百年便要出一名驚才絕艷之輩。
不單在讀書上天賦過人,文武雙全,還智多近妖,有經天緯地之才。
這歷代的孔家天驕,無一不是位極人臣之輩。
這一代單傳孔揚,便是在這般萬眾矚目下出生,長大的。
一開始,他的確不曾讓人失望。
兩歲能言時便將照顧他的乳娘給說哭了。
三歲啟蒙,五歲已能獨自讀史,六歲能聽孔家家主講經論道,七歲能寫策論,八歲出口成章。
當時的永康帝都被驚動,以為上天給他送來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治國大才,匆忙召見,卻大失所望。
無他,這孔揚九歲的年紀,便迷上了女色。對其嫡親長姐身邊的丫鬟屢屢出言撩撥,還被永康帝親眼撞見,他要去吃人家姑娘嘴上的口脂。
言行無狀,狂妄輕佻。
永康帝回來後,笑瞇瞇地說,治國大才他沒見到,萬花叢中流連忘返的風流浪子倒是見著了一個。
只這一句,孔家千百年來的清名便被毀於一旦,從此淪為笑柄。
他們在金陵再無地自容,只能舉家遷回故裏。
曾經顯赫一時的少年天驕,從此杳無音訊,沒於世俗。
只聽一些閑話玩笑說,長大後的孔揚更加放浪形骸,流連煙花之地,紙醉金迷。
若不是念在他父親一生清白,只有他這一個兒子,孔家早已開祠堂,將其除名了。
卻沒想到這個被所有人當成笑話的小子,多年來竟是在蟄伏,還有這一飛沖天之時。
眾人面色各異,若有所思。
董晉卻摸著美須,感慨萬千。
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才明明就生在大越。
孔揚也好,周文也好,先帝爺在位時,他們就已長成,卻個個不顯。
一直到今天才慢慢展露頭角。
莫非天命,真在當今女帝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